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女明星的采访视频。镜头没有打柔光,她盘腿坐在一把木椅上,穿着黑色的针织衫,整个身形显得相当自然。她的腿部线条明显比我记忆中的更加丰满,膝盖内侧的皮肤也带着一点自然的松弛感,甚至连光影投射出的细微变化都显得非常真实。
评论区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就像撒了酵母一样。有些人分享了她十年前穿旗袍的剧照,那时她的腰肢纤细,与现在的样子形成鲜明对比,纷纷感叹:原来女神也能拥有这样的肌肉线条。还有一条高赞评论特别打动人,那位评论者叫“橙子妈妈”,她说:“刚给孩子换完尿布,看了这段,突然不再纠结于穿不下去年的牛仔裤了——她这样挺好,我这样似乎也不错。”
这个视频中的女明星展现得非常坦诚,镜头近距离地捕捉到了她说话时嘴角的细纹,抬手时显现出来的小肌肉,甚至针织衫袖口的小毛边都毫无保留。让我想起去年阿那亚戏剧节,她穿着风衣站在海边,风把她的头发吹乱,那个时候没人说她“状态不好”,反而赞她身上的那种放松气质。而这次,仅仅因为大腿未能遮掩,有人却说她的“灵气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
展开剩余64%我的同事李姐,今年46岁,白天接送孩子,晚上加班赶方案。她的胳膊因为抱娃而显得有些线条,肚子上也有生育留下的纹路,但她从未觉得自己“不好看”。难道女明星就必须永远停留在二十岁的身材标准上吗?
近年来,影视圈悄然改变。周迅拍戏时不再怕展现法令纹,咏梅也表示“不要修掉我的皱纹”。然而,潜在的规则依然存在:有化妆师透露,40岁以上的女演员在拍摄哭戏时,副导演会中断拍摄来补妆,担心她们眼角的纹路太明显。连真实的情感,也要为了“完美”而退让,更不用说自然的身体状态。
健身教练老杨提到,45岁以上的女性新陈代谢慢了三成,想要维持年轻时的身材需要付出双倍的努力。他曾带过女明星为角色减了15斤体重,每天只吃水煮蛋,甚至健身到低血糖晕倒。可普通女性哪能承受这样的折磨?小区里的阿姨们,虽然腰腹不算纤细,但笑声却比谁都响亮,这种自在的状态比那些刻意保持的“完美”更为珍贵。
这位女明星的视频之所以让人感动,正是因为她毫无防备。没有修图和滤镜,盘腿坐时裤腿自然地堆在脚踝,呈现出街坊邻里的真实生活。有条评论说得特别实在:“突然觉得,不必为了少吃一碗饭而自责,好像也没什么。”
归根结底,我们争论的其实不是她的腿,而是借助她的样子和自己的焦虑抗争。担心衰老和发胖,害怕不符合他人的标准,却忘了身体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
记住这位女明星,是因为她成功地演绎了余虹和明明,这些角色的深度与腿围无关。我们记住身边的人,也正是因为她们的善良与坚韧,而非腰围的数字。
所以下次照镜子时,不妨对自己多一些宽容:眼角的皱纹又如何?腰腹不再纤细又怎样?这些都是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比任何“完美”的标签都要真实和生动。
发布于:江西省美港通证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