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超级IPO来了。
投资界获悉,近日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合动力”)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已获得证监会注册。公司计划募资48.57亿元,以此计算公司最高估值达485亿元。
联合动力来头不小——于2021年从汇川技术分拆,身后站着朱兴明、朱瀚玥父女,其中朱兴明执掌下的汇川技术早已上市,最新市值超1700亿元。目前联合动力已通过两轮上市问询,敲钟在即。
这是一抹缩影。今年似乎流行“父女档”,中策橡胶、乐欣户外、星邦互娱……“父女创业档”陆续站上IPO敲钟舞台,令人印象深刻。
湖南岳阳首富,湖南父女执掌,要IPO了
联合动力的故事,始于一位湖南大佬。
1967年出生于湖南岳阳,朱兴明早年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燕山大学)学习,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保送攻读该校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深圳一家小型电机厂工作。
(图片来自汇川技术官网)
彼时华为开始布局电机电控领域,朱兴明看准机会加入华为电气,很快成长为高级工程师。2001年,朱兴明所在的安圣电气被美国艾默生集团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并购案。
西门子、ABB、三菱……当时一众国外品牌垄断了变频器市场。嗅到国产替代的机会,2003年朱兴明携手18位前同事共同创立了汇川技术。
后面的故事广为人知:从一款通用型电梯电机变频器起家,汇川逐渐崛起为自动控制技术龙头。2010年,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最新市值超1700亿元。
联合动力曾是汇川技术的一个部门。早在2009年,电动汽车业还处于萌芽阶段时,汇川技术就成立新能源事业部门,此后将其独立,联合动力由此诞生。2021年,汇川技术将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资产全部划转至联合动力,实现账目和业务的完全独立,最终决定分拆上市。
背后逻辑不难理解——作为电动汽车的“三大件”,“电控、电机、电池”相当于传统燃油车中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与汇川技术的电控积累天然契合。
此后联合动力发起股改,并通过两次增资,分别引入苏州联益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苏州联丰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增资完成后,联益创投、联丰投资和汇川技术对联合动力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84%、1.65%、94.5%。
其中在2021年,朱兴明与其女儿朱瀚玥女士签署了《赠与协议》,将其直接持有的汇川技术股票20602113股(约合0.41%股份)及汇川投资21.7029%股权的全部财产权益无偿赠与给朱瀚玥,双方为一致行动人。IPO前,朱兴明合计控制公司20.0094%股份表决权,同时间接控制联合动力94.51%的股份,为企业实际控制人。
创业二十余载,朱兴明在《胡润全球富豪榜》稳居湖南岳阳榜首。现在,他们又要迎来一个超级IPO。
理想汽车“好兄弟”,崛起于苏州
联合动力靠什么撑起一个IPO?
招股书显示,联合动力为下游超过 40 家整车企业、超过 170 个车型提供动力系统解决方案,2024 年度动力系统产品出货量超过 450 万台。在这份名单中,既有理想、小米等造车新势力,也有广汽、奇瑞、长安、吉利、东风等民族汽车品牌,还有沃尔沃、Stellantis、大众、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等国际主流车企。
营收如何?招股书显示,联合动力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50.27亿元、93.65亿元、161.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亿、1.86亿元、9.36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则为38.47亿元,净利润达到3.28亿元。
其中,电驱系统产品成为联合动力最主要的营收来源,2022年至2024年三年间,其有超过80%的主营收入来自于此。与此同时,电驱系统的销售单价却从2022年时的5160.72元/台,下滑至2024年的3764.39元/台;相对应的,销量从2022年的89.85万台,一路飙升至至2024年的371.16万台。
联合动力业绩暴涨的背后,离不开与理想汽车的深度绑定。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理想汽车分别是联合动力的第一、第二和第一大客户,其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4.58亿元、18.66亿元和56.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威马汽车的历史案例凸显客户经营风险。2021年至2023年,因威马汽车出现经营危机,联合动力累计计提坏账3.3亿元,其中2023年计提2.15亿元,对当期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联合动力坦言,如果客户车型销量减少将导致公司产品销量下降、客户整车产品毛利率下降甚至单车亏损将导致公司销售价格承压并进一步影响毛利率水平、客户资金周转减慢将导致公司货款回笼周期拉长及现金流状况恶化,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回望联合动力的崛起历程,苏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去年10月,联合动力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在苏州开工,项目总投资80亿元。彼时朱兴明表示,苏州产业基础扎实、营商环境一流,是创新创业的福地。 “新项目从启动到开工,仅用时三个月,效率之高远超预期。”
作为联合动力总部所在地,苏州吴中区集聚新能源智能汽车相关企业超过90家,覆盖“三电”系统、汽车电子、汽车配饰、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细分领域。截止去年8月,吴中区在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重点项目合计34个,计划总投资206.84亿元。
而将目光放大至苏州全市,苏州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值突破7500亿,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达430家。在此过程中,苏州集聚了协鑫集团、阿特斯、固德威、天华新能、星恒电源、知行科技、苏州金龙等光伏电池、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系统企业。
去年9月,《苏州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力争到2026年苏州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这也意味着,苏州第4个万亿产业集群正呼啸而来。
中国女二代,集体登场
联合动力身上的朱氏父女标签,尤为鲜明。这也让人看到,越来越多“父女创业档”正登上IPO敲钟舞台。
印象深刻的是在今年6月,中策橡胶登陆上交所主板,开盘市值一度接近500亿元,成为杭州年内迄今最大IPO。脱胎于1958年成立的杭州海潮橡胶厂,中策橡胶如今已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轮胎制造商。在本次IPO前,公司实际人为仇建平、仇菲父女,合计控制46.95%股份。
还有来自成都的星邦互娱。这家2014年成立的游戏厂商,由郭中健一手创建,他的女儿郭小兰在2017年以首席执行官身份加入,此后接连孵化多个爆款游戏。不久前,星邦互娱凭借着招牌手游《九州仙剑传》总流水突破100亿元。今年3月,星邦互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郭中健父女即将迎来第一个IPO。
稍早前,乐欣户外港股IPO备案申请材料也已获证监会接收。创始人是一位60后浙江商人杨宝庆,他从一个村办皮革小作坊起家,历经三十余年打造出泰普森。其中,乐欣户外正是隶属集团的钓鱼装备业务。招股书显示,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LEI YANG即为杨宝庆之女,她出生于1995年,早年前往海外留学,毕业后便回到家族企业工作,直到2022年7月又加入乐欣户外。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悄然间,中国商业江湖正走来一批女继承者们。
诸如刘舒琪接棒,成为近千亿市值通威股份掌门人;刘畅从父亲手下接过新希望投资集团,执掌家族投资;桐昆集团创始人陈士良交棒给女儿陈蕾;天齐锂业选举蒋卫平之女蒋安琪为新任董事长……她们成为中国商界一道靓丽风景线。
当然,更为外界熟知的是宗馥莉。去年2月,宗庆后因病去世,娃哈哈由从此进入“宗馥莉时代” 。接班第一年,娃哈哈营收重回700亿区间,拉齐了十年前的业绩规模。
然而近日,宗馥莉却陷入一场遗产继承风波之中,令人唏嘘。
正所谓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中国历史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守业更比创业难。虽然中国商界女继承者们陆续登场,但留给她们的考验才真正开始。
美港通证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